CORPORATE NEWS
企业新闻
养殖温室大棚环境控制
在使用养殖温室时,对环境的控制相对严格,对养禽业来说,适宜的环境对养禽业很重要,今天无锡高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根据农户的养殖经验来介绍养殖温室的环境。
1、温度: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实验结果显示,在5周龄后,温度不能超过1℃,而8周龄时每只肉鸡的体重下降20 g左右。肉鸡肉的适宜温度范围有:1-2天龄34-35℃,3-7龄32-34℃,8-14龄30-32℃,15-21日龄27-30℃,22-28日龄24-27℃,29-35日龄21-24℃。请注意,上面所列的温度是指鸡背部的温度。除了观察温度计外,还可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当温度正常时,肉鸡活泼,分布均匀,食欲好,饮用水适当,睡眠不挤,安静,听不到尖叫。当温度过高时,鸡不活跃,远离热源,呼吸,食物摄入量减少,饮用水减少,往往出现腹泻现象,长期偏差生长缓慢,羽毛缺乏光泽。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接近热源,不断尖叫,夜间睡眠不安静,容易挤压甚至压死或窒息现象,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2.湿度:肉类仔鸡的相对湿度范围为5%~70%。一般10天前温度要求较高,可达70%,有利于促进雏鸡腹部卵黄的吸收,防止雏鸡脱水。10天后相对湿度较低,可保持在65%左右,有利于养殖温室保持干燥,防止垫料潮湿引起球虫病。
3、光照:光照的目的是延长鸡采食期,促进其生长。在整个饲养期,光照时间为23 h,光照时间为1 h,使用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的死亡率提高。现在通常使用以下的照明计划:1~2天龄24 h照明。3~42日龄为16 h光照,黑暗时间为8 h。43日龄后23小时光照,1 h暗光条件对肉鸡的生长和成活率均无影响。光强原则要求在1~7龄内达到3.8 w/m2,8~42龄为3.2 w/m2,42日龄后为1.6 w/m2。初期光照较强,有利于雏鸡适应环境,充分采食饮水,后期强光对肉鸡不利,抑制生长,弱光可使鸡群安静,利于生长发育。此外,要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能用超过60瓦的灯泡,灯高2 m,灯距2~3 m为宜。
4、养殖密度:肉鸡的饲养密度是否合理,对于肉鸡的饲养与充分利用鸡舍有着重要的影响。养殖密度过高,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病,还造成鸡群拥挤,互相抢食,造成体重不均衡,容易使鸡群中热死。饲养场密度太小,棚舍利用率不高。养鸡场密度应根据日龄、季节、温度、通风条件等因素确定,如夏季饲养密度可小些,冬季较大。下面的养殖密度可以参考:1~7天龄40只,8~14天龄30只,5~21日龄27只,22~28天龄21只,29~35日龄18只,36~11只,50~56日龄9只。
5、春季和秋季:春季是温室养鸡最好的季节。环境温度平均为10~25℃,相对湿度为60%~70%。采用适当的措施,可以很容易地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肉鸡的生长提供环境,通常通过调整棚膜的开度、方向、时间等来达到目的。通常在春季,每天10~15时,当外界温度超过20℃时,四周的薄膜就能完全打开通风,这有利于棚内的降温和垫料的水分蒸发。每日清晨2~4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可部分封闭棚膜。
6、夏季:夏季昼夜温差较大,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否则容易造成肉鸡尤其是即将出栏的肉鸡出现中暑死亡现象。夏天天热的时候,除了打开四面八方的棚膜和所有的通风孔、门、窗等,还可以装上一些电风扇来降温。还可以在棚内放3~4排塑料软管通上凉水,让鸡窝伏在上面降温,经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预防肉鸡中暑非常有效。此外,还可以结合消毒,经常使用凉水喷在鸡群上,这样可以降低养殖大棚的温度。高温下,对于40岁以上的肉鸡,要减少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8只。
7、冬季:冬季外界温度较低,平均温度通常在0~10℃之间,可以达到-10℃。而且棚内的温度要求通常不要低于18℃,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先在棚顶1 m线左右的地方用砖或草垒一排2 m左右高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二要把整个棚膜封闭起来,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东西棚前坡草覆盖约0.9~1.0%,南北棚先铺上覆盖物,后盖盖,午后再盖盖。夜晚或阴雨雪天,可将棚全封闭,如有需要,可开1~2个炉窑,以保持棚内温度。此外,冬季可以将肉鸡养殖密度提高到10~12平方米,这样也有利于提高鸡舍温度。冬天养鸡的另一难题是排除棚内有害气体,因为通风太大不利于棚内保温。处理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和两面山墙的通风孔,当白天太阳温度上升时,打开通风孔。二是经常用干沙代替污染垫料,有利于保持棚内温度,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8、育雏温度控制:育雏鸡的温度较高,可以把养殖大棚的一端隔离在无门的一端(大约占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薄膜遮盖,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 cm)进行提温。地下火灾通道也可供温。随日龄增长,对温度要求逐渐降低,养殖面积增大,可根据需要逐步降温,扩大饲养面积,直至移除挡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