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ORATE NEWS
企业新闻
蔬菜大棚烟雾剂防治病虫害需要注意的问题
蔬菜温室大棚害虫的防治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便是利用烟雾剂对害虫进行防治。冬季和春季这两个季节,蔬菜易发生多种害虫,原因是塑料温室内温度低,湿度大。采用烟雾剂防治温室蔬菜害虫,是一种通过农药气化凝结成烟雾颗粒或直接将农药分散成烟雾颗粒来防治温室蔬菜害虫的新技术。它具有简单、省力、药效好、避免温室湿度增加、用药成本低、农药残留少等特点。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喷雾、喷粉等施药方法,尤其是雨天或病害流行期。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为了提高防治质量,在施药过程中应注意:
1、检查车棚。因此,在温室内使用烟剂之前,要先检查好烟剂的棚面,并补好空隙,使棚面封闭得严实,越严实地进行防治。
2、选择合适的剂型。销烟品种很多,有片剂和粉煤灰,颗粒剂,选择要根据大棚的特点,药片最适于布点多,窄而长的韭菜棚,粉剂和颗粒剂适合棚室较宽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大棚和水果大棚。
3、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在施药前要了解病虫发生情况,对症用药。控制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可用10%百菌清烟剂或15%克菌灵烟剂,每亩用药200~250克;防治白粉病可选用15%克菌灵烟剂,每亩用药250~300克;防治蚜虫可选用22%敌敌畏烟剂或灭蚜烟剂。
4、早期用药。蔬菜生长期间,应加强病虫害发生调查,及时预防和控制。一般来说,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间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4次;害虫的预防和控制应在发病初期进行。
5、温室内烟雾剂的用量不应过高或过低。用量过高,浪费药物,加重污染;用量过低,无法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因此,应选择最佳剂量。根据温室空间的大小、病虫害发生程度和烟雾剂的有效含量确定。如果防治黄瓜霜霉病和灰霉病,可选择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每7~10天吸烟一次,连续使用3~4次。病害严重的温室或封闭不良的温室可适当增加剂量。
6、合理的施药方式。(1)燃放点确定:棚室空间较大,可使用多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烟剂。烟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10%~50%之间,燃放点可多一些,每667平方米设置6~10个点。为了防止在燃放地点附近因长期高浓度烟雾熏蒸造成药害,燃放地点应稍远离作物;较矮小的棚室,宜选用有效成分含量低(10%、15%)的烟剂,燃放点不宜使用,否则易造成药害。(2)燃放方法:由于烟雾沉积具有避热的特点,所以在阳光下施用效果不好,最好在晚上落后的工作时间使用。燃放时应从棚内由内向外按顺序点燃,最后点燃棚口的烟雾。注意点燃后如有明火,使其正常吸烟,点燃后迅速关闭温室,第二天凌晨通风后进行农业操作。
7、交替使用,轮换使用药物。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根据防治对象选择2~3种烟剂交替使用,避免单次多次连续使用同一种烟剂。
8、烟剂应存放于干燥处。为了避免接近火源,烟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粉尘法、喷雾法交替使用。